催促不僅不可以加快速度還壞處很多,愛孩子就不要催他

催促不僅不可以加快速度還壞處很多,愛孩子就不要催他

文丨熊娃控(文章原創,版權本人所有,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)

前幾天,我去同事家做客,那天是周六,正趕上同事在家輔導孩子功課,她們家裡是一個小男孩,長得特別清秀,平時見人也很愛說話,但就是性子比較慢,每天上學都去晚,導致我同事上班常常遲到。

同事看見我去了,便把輔導孩子的重任交給了孩子爸爸,然後長吁一口氣跟我說:「幸虧你來了,趕緊讓他去輔導吧,再讓我輔導一會,我就得心梗了,真是氣死我了!」「冷靜點,題太難了吧?」我說,「哪是啊,題都會,就是這個慢性子,擦了寫寫了擦,寫一個字能磨蹭一分鐘,我這急性子哪能受得了!」同事往沙發上一癱,有氣無力的說。

「浩浩你快點,還在那偷聽大人說話呢,趕緊寫!」同事忽然像打了雞血一樣喊到,孩子爸爸這時也受不了了,沖著孩子後背就拍了一下,嘴裡還說:「磨磨蹭蹭的,哪像個男子漢。」孩子馬上哭了起來,我坐了不到五分鐘,整個家裡雞飛狗跳。

無論多麼有涵養的家長,一遇到輔導功課,馬上全部破功,以前的好脾氣都煙消雲散,整個人變得戾氣十足。慢性子的孩子讓家長變成了一個咆哮的怪獸,家長只是覺得,只要自己嚴厲了,孩子怕了,他們就會快起來,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,孩子為什麼會磨蹭,根本原因是什麼?

孩子磨蹭的原因

孩子磨蹭其實有很多原因,如果不能搞清楚,那麼無論父母怎麼努力,都是治標不治本。

1、天生的慢性子

千人千面,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,有的人天生就是急性子,即使是剛出生,連眼睛都還沒有睜開,他們就表現出來自己的性格了,尤其是在餵奶的時候,你晚上一秒鐘,他們都會嚎啕大哭。

但有的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,他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著急,哪怕火燒眉毛了,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。

2、不是自己熟悉的事情

有的時候,這個孩子並不是慢性子,但是他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就是很拖沓,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們遇到了不熟悉的領域。

他們不像大人,經歷過那麼多的事情,知識結構也比較紮實,即使遇到不熟悉的領域,也能處理自如,他們還小,面對自己沒見過的事情,自然要慢上一些。

3、對該事情不感興趣

愛因斯坦曾經說過: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」一個人,只有對這件事情有興趣,他們才會去願意自主學習,否則就是別人逼著他們,那也是不情不願的。

孩子也是一樣,枯燥乏味的事情,他們不喜歡,也不想去學,可是如果家長能把學習或者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,變成他們所喜歡的,那他們肯定會自覺自愿的去做了,而且速度還會很快,絕不拖沓。

這時有的家長會說,我很理解我的孩子,但是我想要改變他,還能做到嗎?

慢性子可以改嗎?

慢性子當然可以改,但是要循序漸進的來,想要改變孩子,父母就要先做出改變,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,千萬不要著急,更不要訓斥孩子或者動手打孩子,這樣反而會激起他們的叛逆心理,然後變得更加的磨蹭。

方法不對,孩子的性格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,甚至這種影響會伴隨他們的一生。

慢性子對孩子的影響

慢性子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,還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很多消極作用。

1、浪費時間,甚至無法正常生活

慢性子的人時間觀念很差,他們無論做什麼都磨磨蹭蹭的,看著就讓人著急,明明可以一個小時就完成的事情,他們偏要坐在桌子旁邊忙活一整天,上學時,可能答不完卷子,上班時,可能會拖的部門完不成任務。

這樣的他們,真的是既無法好好學習,也無法好好工作,甚至不能好好休息,簡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
2、跟不上大家的進度

在這個社會上,想要不被其他人落下,那麼就一定要和大家步調一致,不要自己在後面磨磨蹭蹭,否則就會被別人所遺棄。

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,老師講課是有自己的規劃的,幾天一個單元,幾天一篇課文,如果磨蹭,那麼就跟不上老師的進度,就會被落下的越來越遠。

所以說,磨蹭的人真的很耽誤事,不僅耽誤了他人,也耽誤了自己,父母如果想要讓孩子變得快一點,要怎麼改變他們呢?是催促他們呢?還是任由他們發展呢?

父母如何正確的催促孩子

在孩子磨蹭的時候,適當的催促是可以的,但是不要太過分,否則父母氣到不行,孩子的心理上也會受到難以癒合的創傷。

1、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

很多孩子特別的磨蹭,主要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為自己做好一切,當真的需要他們自己來做的時候,他們就會退縮了,就會變得惰性十足,心裡甚至還會想,反正有人給自己做。

在這一點上,謝楠就做的很好,她經常會發一些孩子獨立完成家務的照片在微博上,甚至包括讓孩子獨立做飯,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,既掌握了生活技能,也不至於太懶惰。

2、給孩子規定好時間

父母想要孩子做事情快點,可以給孩子規定相應的時間,如果孩子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,可以給予孩子相應的獎勵。

比如看一會動畫片,或者其它的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。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,讓他們把自己的慾望化作速度,還能減少家庭成員之間的摩擦,更不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。

3、不要太急躁

如果父母想要改變孩子,就一定不能急躁,須知道,羅馬不是一天建立起來的,孩子也不是一天就能管出來的。

才女徐靜蕾大家都知道,毛筆字寫得特別的好,這其實都要歸功於他的父親,在她很小的時候,父親就教她寫毛筆字。

但是那個時候她特別貪玩,總是不能安下心來好好的寫,父親看著她的表現,沒有呵斥她,而是在旁邊幫她畫格子,一張一張的不厭其煩的畫,讓小徐靜蕾深受感觸,並且被父親所感染,開始靜下心來好好的寫字,終於到了今天,她成了名副其實的才女。

所以,想要改變孩子的慢性子很重要,但是父母千萬不要盲目的催孩子,這樣不僅沒有任何效果,反而還會傷害到孩子,得不償失。

育兒難題找熊娃控,家庭教育從小抓,孩子健康身體棒,我是@熊娃控,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。